查看原文
其他

何炅戳破成人真相:被社交绑架的人生,让人窒息

刘高乐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28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费看曾奇峰&武志红1小时对谈

他到底爱不爱你,这件事会告诉你(点击)


看了近一期《向往的生活》,晚饭的时候,黄磊、何炅和嘉宾们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各自对朋友关系的想法,黄磊念起曾在剧组里建立的友谊,他说“朋友太重要了”,一旁的任嘉伦低着头若有所思,然后他失落地问黄磊:“你有没有过那样一个朋友?你们小时候关系很好,但因为你事业越来越好;他觉得你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然后他就自己疏远你的那种。”


“也很怕自己变好了给朋友带来一种觉得我了不起的感觉,然后朋友就走了,我就孤独了。”他继续说。


《向往的生活》片段


何炅开导他的一段话在我心里激起了千层浪,他这样说:“我们要承认自己会变,在变里面能够留下来的才是真朋友,不能把朋友当成是一个不变的定数,没有必要去绑定自己,去绑定朋友,因为我们都是变的。”


这一段话也让我想起了从小到大一些渐行渐远的关系,曾经的恋人也好,朋友也好,如今想起来,美好的,痛苦的,遗憾的,内疚的还会交错着在内心升起来,而混杂在这些情绪背后的还有对自己的怀疑:如果我当初那么做了,关系是不是就不会结束?



1.

我最初的闺蜜,也是最先和我走散的人


当你发现一些关系淡了,走散了,第一个念头可能是发生了什么呢?


因为不在一个学校了,一个班级了,或者不在一个行业,一个公司,一个部门了,还是不在一个城市,一个小区了呢?


《阳光姐妹淘》剧照


通常情况下所处同一个空间是发展为朋友关系的基础,一旦离开了这个共同的载体,有些关系就难以为继。


还有一种可能是,即便还处于同一空间,但是两个人成长的节奏不一致,也会造成关系的疏远。


想起我的小学同学小光,整个小学六年我们的关系非常好,她一直非常照顾我,从家里带好吃的东西给我,放学后一起出去玩,一起写作业,还一起分享喜欢谁讨厌谁,用当时大人的话说,我们好得就像一个人。


后来升初中的时候她家里不让她继续上学,我们就渐渐比较少联络了,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尝试邀请她见面,几次见面之后她就回绝了我的邀请,后来她给我写了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你上初中了,而我不上学了,我们不一样,以后就别见面……”信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那种被疏远的感觉至今清晰。


她是我最初的闺蜜,也是最先和我走散的那个朋友。


《阳光姐妹淘》剧照


前些年,我想到这些不再联系的朋友时,我经常想,朋友关系的本质是情感交换,她用她的照顾交换我对她的依赖,体验她的优越或价值,而后来位置发生了变化,这种交换也就不能继续。


那时,我只看到了关系中功利的这条线。没有看到还有另外一条平等的脉络,是情感共享。


C.S.路易斯《四种爱》中对朋友的定义是:与你共同拥有某些东西的一个人。意思是说我有的你没有,或者你有的我没有,都不如我们共同拥有。


再用我和小光的关系举例,一方面我们无法再交换,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无法再共享了,就像小光说的我们不一样了,我们没有了共同拥有的东西,就不能了解彼此的感受,可能她比我先知先觉,首先启动了防御。


《阳光姐妹淘》剧照


更多地靠情感交换维系的朋友关系,当交换不能继续时,关系也就淡了;


更多地靠情感共享维系的朋友关系,当共享不能继续时,人也就走散了。



2.

“好想再和她联系啊”


疏远的关系可以修复吗,好想再和那个人联系啊,我在咨询室里也会听到来访者有这样的纠结。


关系丧失带来的创伤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否认,愤怒,痛苦,妥协和修复。


起初来访者会否认这不是她的故事,否认已经失去了关系,这个阶段通常会很怀念以前的日子,就像歌里唱的“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我怀念的是一起做梦……”


因怀念而不得开始产生愤怒和痛苦


当情绪消退一点的时候,她就会寻找关系破裂的原因,就像上一段提到的,和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但即使想清楚了为什么会分开仍然会痛苦,是因为有一个巨大的冲突,一方面体验到的是不满和怨恨,一方面是对这个人仍有情感。


这时就会产生再联系和再见一面的想法,在我们的想象中,这样做就意味着一种重归于好的选择,就可以避免被冲突的情感撕裂,这就是妥协阶段


《阳光姐妹淘》剧照


这时我一般会邀请来访者思考一个问题,见一面是为了什么,表面上为了修复关系,实际上是不能容忍他的离去,或者说不能容忍自己的一部分就此消失,他是我那一段时光的唯一知情人。


因不接受丧失而见面,再见面只能徒增丧失。


那时一个人才真正明白,关系的尽头是什么:不是伤害,而是两个人面对面坐着,却再也感知不到对方的处境,也正因为对这种失望的恐惧才会对再见面有纠结。


人们会在痛苦和妥协这两个阶段来回摆荡一段时间,或许很长时间,然后经由体验丧失来到修复阶段。


怎么修复暂时放一下,先看看关系的结束是不可避免的吗?



3.

说好了一辈子不分开的那个人往往先放手


何炅说:“我从来没有奢望把一个人一辈子留在身边,因为这个很难。”听了让人唏嘘和无奈,这个“从来没有奢望”后面又有多少努力之后的失望呢?


《向往的生活》片段


我可能更加赞同,“我不再奢望把一个人留在身边一辈子”。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年纪越大结交朋友越自觉。


一位朋友和我说,也曾不要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曾说过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后来自己却先放弃了关系。


我问为什么呢?比谁先放弃吗?她说可能是走散比被走散稍微不那么难过一点点吧。


父母是我们的前任的原型,那些和我们纠缠过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都曾激活了某些我们和父母的互动模式。


我举个例子,一位女性特别容易对权威产生感情,因为她熟悉那种被要求的关系模式,被要求、再努力满足要求就是她与抚养者最多的互动。


不停地满足权威,为的是唤醒权威满足自己,一段关系就这样互动成了母婴共生的关系。


而两个成年人的关系里又怎么能承托得住一个孩子对妈妈的爱的需要呢?太热烈的开始,注定悲凉结尾。


我们问,可以有一辈子的关系吗,这是对母婴关系般的高浓度连接的渴望,是一个婴孩的幻想。



4.

丧失就是再也回不去的真相


你是哪个时刻开始留意那些渐行渐远的关系呢?


年轻一点的时候不在乎,觉得失去的都能再得到,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失去的时候不肯罢休,不能面对自己的无力,并且有诸多的自我怀疑。


《阳光姐妹淘》剧照


今天你留意到了那些渐行渐远的关系,意味着你同时也体验到了无力,而体验无力才是面对丧失的开始。


丧失是什么?丧失就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真相。


回不到妈妈的怀抱,回不到妈妈的子宫,我们将从与妈妈的共生幻想中向前迈出一步,实现分离和个体化的过程。


接纳了丧失,就会感到孤独。


和人失去了连接产生的孤独是一种人际孤独,原本现在的你有能力应付这份人际孤独;但和人失去连接激活了婴儿时和妈妈失去连接的存在性孤独,没有妈妈,直接引发的是生存焦虑,让你对这个孤独难以耐受,光顾着如何防止自己体验到孤独,而忘记了“现在没有任何人,自己都不会死。”


所以修复丧失感,我们要面对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孤独。


《阳光姐妹淘》剧照


而这个孤独,只是人际孤独被体验成了存在孤独,只要你体察到自己不是一个婴儿,就能够容纳人际孤独,这是每个成年人都在经历的正常关系中的挫折。


我们越能容纳人际孤独,就越能放下关系的聚散离合。


允许一些人只是生命中的过客,是成长的必然代价。



5.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有一些朋友,一起吃火锅喝奶茶,抢着说下一句话,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也有一些朋友,半年见一面,见面话也不多,却不怀疑心系彼此,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是说哪种关系好,哪种关系不好,只是逐渐明白,想要一起走得更远更久,就要学会在关系中保有空间感。


刘若英有一本叫《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看了书名就已喜欢,书中描述她和丈夫各有一个书房,除了吃饭在一张桌子上,更多时间都在各自的书房里工作。


即便是夫妻这种亲密关系,也可以不相互占据;即便我在你怀里,我也有勇气克制与你融为一体的欲望。


我渴望与你共享我的全部,但是我也能够耐受,不能与你共享我的全部的那一份孤独。


这种耐受的能力取决于,多大程度上可以区分关系中我是我,你是你。



《精神分析取向长程咨询实务系统课》

年度上新\诚意推荐 

原价2580元,活动价1 6 8 0元

目录设有免费试听内容

详情扫描二维码海报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如果你有焦虑的父母,肯定能看懂这个故事 |  漫画

2.杨超越:不要放弃平庸和愚笨的自己,老天就是喜欢你

3.抢钱啊:心理咨询1小时800,咨询师只说10句话???

4.陈建斌谈“忘年恋”:为何越来越多的女人,喜欢“爹系”老公?



最近有些小伙伴来问

怎么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

最近微信改版了

喜欢我们公号的小可爱们

好不容易遇到我不想失去你

打个星标⭐不错过


动图操作如下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